第一节非织造粘合衬布
用作衬布的非织造布通常以棉型或中长型涤纶、锦纶、丙纶、腈纶和粘胶纤维及其两种纤维的混`合(如涤- 粘)为原料,其中以涤纶和涤纶与粘胶纤维混合纤维[比例为涤- 粘(50-70)- (50-30)]为多。
1 针刺法非织造粘合衬 这种非织造衬适合于较厚的衬料, 2 化学粘合法非织造粘合衬 3 纺粘法非织造衬 4 水溶性非织造衬布
非织造垫料
第二节合成革基布用非织造材料
合成革基布的加工方式是根据其用途来选择的,单从加工方式来划分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短纤针刺、短纤水刺、长丝针刺、长丝水刺、短纤或长丝热轧等。经上述方法加工后的基布在制革前还要根据其用途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如缩水,在适当的粘合剂中浸渍上浆,在热水或热风中加热收缩、热压烫平,以及机械磨光等各种组合加工处理,以达到提高非织造基布的强度、密度、尺寸稳定性、表面平整光滑细腻的目的。
合成革的制作方法又分为干式加工法和湿式加工法,在干式加工法中根据涂层的方法又分为直接涂层法和转移涂层法。直接涂层法是将涂层剂直接施加在基布上的一种工艺,这种方法主要用来生产薄形合成革防水衣料;转移涂层法是干法合成革的主要生产方法,是将配置好的溶液型浆料涂在离型纸上,经过干燥使其成膜,然后再涂上粘合剂,并将其与基布贴合在一起,经压合干燥使基布与贴合膜紧密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将离形纸剥离就成为带花纹的合成革。
湿式加工法包括浸渍、涂刮及浸渍加刮涂。采用浸渍法生产合成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水相乳胶浸渍,另一种是溶剂型PU含浸。乳胶浸渍一般采用NBR、SBR等热敏胶,以提高基布的致密性,改善合成革的弯曲恢复性。利用乳胶进行化学粘合,能够使坯布的S-S特性得到改善,并能够在水洗后形成类似动物皮层的维孔结构,使基布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得到增强。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采用水溶性聚氨酯进行浸渍,其产品质量远远好于溶剂型PU含浸法,而且还能避免DMF溶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湿法非织造合成革主要用于制鞋、箱包及球革,要求经纬向强力比不应太大,一般要小于1:2,厚度在0.9-2.2mm所用纤维的线密度一般小于2.2dtex。
加工好后的合成革再进一步经过剖层、磨削、磨面、压纹、压花及印花等后加工即加工而成合成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如喷胶棉、纺丝棉、超级仿羽绒棉等保暖材料,用以代替传统棉絮,它们的蓬松度高达30%以上,空气含量高达40-50%。这类保暖材料基本上都是采用合成纤维(如涤纶、丙纶)通过梳理成网后经粘合剂或热熔纤维将高度蓬松的纤维粘合在一起而成的保暖絮片。
喷胶棉所使用的粘合剂大多为交链丙烯酸酯类.
一般常用的纤维是中空三维立体卷曲涤纶,纤维的线密度为6.6-7.7dtex,长度为51-76mm,卷曲度为0.5-0.55个,如果采用圆形中空纤维,中空度在5%-10%为好,由此中空纤维生产的产品手感、弹性及保暖性均可大大改善。喷胶棉的定量为200-300克/平米.
2 热熔棉(羽绒棉、仿丝绵)
仿丝绵或热熔棉就是在蓬松的纤维网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低熔点纤维,然后对纤维网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烘燥,使低熔点纤维熔融,进而将纤维网中的纤维粘合在一起,用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就是热熔棉,如果再将热熔棉进行表面压光处理则被称作仿丝绵。
3 太空棉
它是由薄形非织造絮片和铝钛合金反射层及表面保护层复合而成的一种薄形服装用保温材料。太空棉由, 层构成,基层是涤纶弹力绒絮片,金属膜表层是由非织造布、聚乙烯塑料薄膜、铝钛合金反射层和表层(保护层)四部分组成。金属膜表层与絮片基层用针刺方法复合在一起。利用热反射原理达到保温的作用,金属膜反射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太空棉主要是利用金属涂层将人体散发的热量反射回人体,从而达到保暖的效果,而人体的汗气则可以通过金属层的微孔及非织造布的细孔排出,不致使人感到闷热。
无纺布服装推荐:
无纺布大褂 无纺布连体服
无纺布防护服 Tyvek无纺布防护服
无纺布手术服 无纺布隔离服
无纺布实验服 无纺布桑拿服
无纺布浴衣 无纺布美容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