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概述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可谓是我国农业中的优势产业,而食用菌工厂化产业对于大家来说也并不陌生,它属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优势。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际上就是采用封闭式、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周年栽培,是按照菇类生长需要设计的封闭式厂房中,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环境;利用机械设备自动化(半自动化)操作,高效率生产;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员工有序生产,从而生产出符合安全绿色(有机)标准的优质食用菌产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可提高周年复种指数、提高设施、设备使用效率,提高资金周转使用率,在短时间内方可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
食用菌产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朝阳产业。20世纪80年代初,在政府的大力号召及政策扶持下,食用菌产业蓬勃兴起。食用菌工厂化产业在我国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生产的条件逐渐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施化生产硬件不断创新:众所周知,工厂化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产业的发展,食用菌工厂生产是现代农业典型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企业的数量以及产品产量和质量。虽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设施生产硬件有所提高,但是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的工行化、自动化相比。但各地都出现了一些食用菌专业村、专业乡甚至专业县,也出现了颇具规模和实力的食用菌工厂或公司,成为我国食用菌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先行者。
食用菌工厂化行业的人才队伍出现:企业管理对于一个工厂化的生产机构尤其重要,它是企业的运行机制是否可以保证工艺技术的准确到位的重要保障。企业运作需要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人才,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生产中广泛采用了各种行之有效的生化手段,不仅提高了产量,同时还提高了菌类的内外质量;以及要了解市场、营销能力强的销售人才,需要具备食用菌生产经验并适应工厂化生产作业的技工人才。各类人才的出现可以有效地促进工厂化生产管理体系的形成。
市场有空间:生产化的设施硬件提高了,再加上人才的促进使得很多菌类质量产量同时提高,进而使得销售量有所增长。大部分品种市场空间还较大,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将逐渐向中、低端消费者扩展,市场将不断扩大。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趋势
国家政策扶持
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就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专项扶持资金等,一些主产地政府部门为提升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也提供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吸纳社会资金兴办工厂化生产企业。食用菌工厂化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有些企业管理不善、科技不完善、技术不强、盲目投资等造成了企业的关闭。因此,我们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抓住机遇,利用好政策,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支持,建立规范、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
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大部分资金投入相对较少,采用国内组装配套设备和引进国外设备相结合,采用半机械化生产、半自动化控制,在菌种选用上也多为固体菌种,需要推广更为先进的液体菌种。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先进国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向更高水平的全过程生产机械化、控制自动化和信息集成化生产模式发展。
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需求加强
在食用菌行业内只拥有强大的技术还不足以推动产业的发展,还需要高素质、善管理的综合性人才。合理的人才机制是企业稳定人才构成、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营,除了依靠技术外,还需要在技术上能统筹兼顾的负责人,能使得技术和管理相协调,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国内外销售渠道多元化
技术具备了、人才具备了、质量也提高了,剩下的就得依靠市场。近年来,食用菌逐渐得到各国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量逐年扩大,市场前景不可斗量。目前,也因有大批量的企业开始加入食用菌行业,工厂化生产使得食用菌激增,造成供大于求,导致很多产品价格下降。因此,企业应该多方开拓市场、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灵活选择产品流向、建立网络营销。另外,在产品的种类上可以有所创新,开发一些新品种,吸引更多的群体。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食用菌工厂化产业优势也在一直不断的增强,工厂化生产的规模也越来越壮大。我们应坚持创新观念、完善先进技术、优化市场空间、提升企业格局、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