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正谋求成为全国领先的海洋科技创新之城。几天前深圳获批成为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在发改委5月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深圳与上海更是首次被赋予“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使命。
据报道,深圳正在修订和完善《“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
方案(草案)指出,到2020年,深圳将形成以前海、大鹏东西两翼为重点,以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珠江口所形成的天然海洋湾区为核心,湾区经济外溢拓展功能突出,规划有序、定位明确的海洋产业空间,实现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
深圳拥有257.3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发展海洋经济素有优势。2016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48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6%。
根据深圳2013年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这意味着,“蓝色经济”将成为未来一大有力的经济增长点,而深圳海洋经济的发展,将紧抓创新方向。
海洋产业走向高端
2013年时,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三大优势产业的増加值占深圳市海洋生产总值的95%以上,形成了中集集团、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等一批百亿级营业额的涉海企业集群;相比之下,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尚小。
随后几年里,海洋新兴产业的潜力逐渐爆发,海洋产业也被列为深圳的未来产业之一。深圳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新兴产业类别中,海洋产业的增加值达到382.83亿元。
直观可感的是,邮轮产业已在深圳起步。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批复同意在深圳蛇口区域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于去年10月正式启用,它是国内唯一可以停靠22万吨级邮轮的世界级邮轮码头。
太子湾邮轮母港相关负责人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国际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6000-8000美元时,居民生活方式、消费理念随之发生变化,邮轮经济将得到快速发展。深圳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2万美元,发展邮轮产业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深圳在“十三五”规划里提出,培育壮大蓝色经济,实施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应用示范工程,优先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水淡化等产业。
上述方案(草案)单独强调了海洋高端智能装备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将其列为深圳未来海洋经济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两个产业占海洋经济的比重将从“十二五”期末的14.2%提高到2020年的20.2%。
具体而言,到2020年,海洋高端智能装备和海洋生物医药增加值争取达到605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带动新增就业人数9万人左右,引进3-5个国内外海洋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一批创新人才队伍。
突出创新引领
深圳市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作为面向南海的特大型滨海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是未来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内涵。
在2016年的中国(深圳)海洋产业交易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表示,在海洋高科技研发、高端产业发展及国际海洋事务方面,深圳要争取在全国起领头作用。
梳理已有的布局和未来规划不难发现,深圳已有颇多研发性的安排。
今年4月,由中集集团、海油工程、中兴通讯等牵头发起的“深圳市智能海洋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将通过智能化与高端装备的深度融合,服务于南海开发、大湾区建设和海工产业新一轮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是深圳海洋经济规划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圳有良好的金融和产业环境,企业积极性高,它的一大优势是产业化,当前的动作更多是着眼于把已有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
上述方案(草案)也提出,到2020年,深圳将建立一批企业研发中心、转化一批海洋研发成果、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建成一批海洋研究与成果转化平台,实现科技支撑引领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但随着创新的深入,更高要求的研发课题也将随之而来。胡振宇表示,比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对深海资源有足够的了解,有赖于基础研究的提升,而这恰是深圳的一大短板——缺乏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机构。
胡振宇表示,短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齐,目前的一个想法是,通过产业化平台,逐渐倒逼基础研究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化的持续驱动力,真正提升深圳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