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长江经济带产业合作大会(上海)暨上海国际创新医疗与制药技术研讨会”25日在上海举办。作为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下的子联盟,“长江流域生物医药创新服务联盟”当天宣告成立。
该联盟的建立,旨在促进长江流域各园区信息互动、创新要素对接,不断提升长江流域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上海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候劲在会上介绍,上海张江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要求,协同各方力量,在共建长江经济带上推出一系列的举措。2年前,上海张江联合了重庆、武汉等地的主要园区,发起成立了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初步构建了长江流域园区协同发展的平台,探索建立跨区域科技创新的合作机制。
他指出,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中,生物医药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已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上海市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陈凯先表示,近年来,中国自主创新药物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涌现了一批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的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同时也使创新药物更早地惠及中国患者。
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处副处长董树沛指出,上海是中国最早提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城市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进步显著,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他介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速增长,2016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经济总量2884亿元,增长11.5%。
据悉,本次大会由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共同主办,吸引来自澳大利亚、新加坡、西班牙、比利时、美国、加拿大、伊朗、荷兰、古巴、韩国等国的驻沪机构、长江经济带相关节点城市的政企学界人士300多名参会。
研讨会上,还进行了“中西卡”项目长江流域工作站的签约仪式。“中西卡”(CHINEKA)项目2005年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与西班牙国家工业技术发展署发起设立,此次,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西班牙国家工业技术发展署中国代表处、同济大学三方联手设立“中西卡”长江流域工作站,旨在聚焦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推进长江流域与西班牙科技企业的技术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使之成为中西之间科技产业交流的重要桥梁。 |